抗旱情 保民生
一大早,营山县环卫所司机陈林就驾驶着洒水车来到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太蓬乡。到达场镇后,他开启消火栓取水,然后再驱车约1个小时,到达太蓬乡兴福村4组,将16立方米水输送至集中供水站高位水池,水再从水池流入村民水缸中。午饭后,陈林顾不上休息,将洒水车装满水,驱车约1个半小时,将水送至太蓬乡兴福村6组。这里地处山梁,今年遭遇缺水困难。听到鸣笛声,村民何锡友满脸笑容来迎接,积极主动地将洒水车的水转移到水池,切实保障聚居点10多户农户人畜饮水。“儿子媳妇在外打工,我老两口在家,喂了两头肥猪,全家人都很担心饮水问题。感谢党和政府,安排送水车为我们送水!”六旬村民陈平礼说。
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苟虎介绍,针对双流、明德、大庙等乡镇部分群众用水紧缺问题,县委、县政府统筹消防救援大队、环卫所、公安局、公路局等部门力量,组建32支应急送水队伍,采取“邻里接济和定时配送”相结合、“区域负责和统筹调度”相补充的方式,精准配送,实时供应,“只要乡镇电话反映群众缺乏生活用水,再远我们都会想办法第一时间将水送到。”针对山区孤寡老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建立了“一对一”帮扶台账,由乡镇干部、志愿者组成服务队,确保“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”。
送水解决燃眉之急,有效保障了7.13万人和16756头大牲畜基本生活用水需求,而寻找稳定水源则是治本之策。为此,营山启动实施“掘井抗旱”工程。打井现场都是钻机轰鸣、工人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,一支支打井队争分夺秒,在干涸的土地上执着探寻生命之水。
木顶乡金垭社区居民魏建碧拧开家中的水龙头,利用自来水淘菜,准备煮午饭。“现在好啊,有了大水井,遇到干旱也不用挑水吃,我们心里踏实了!今年6月初,金垭社区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完工,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题。”魏建碧说话时喜上眉梢。
金垭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小冬介绍:这座可容纳20立方米的蓄水池,能保障153户600多名群众用水。令人动容的是,工程建设中涌现出“全民总动员”的感人场景:社区居民自发筹资5.3万余元,主动捐款2.1万余元,捐献管道8600米、扣件600余个,见证着山乡百姓对水的期盼和共克时艰的决心。
为破解缺水难题,全县上下集中力量,找水源、打水井,组织群众重新启用老旧水井1078口,日新增供水量6600立方米。县政府投入974.5万元,实施农村水源井建设工程,首批规划打井289口。县水务局派出10支专业队伍分赴乡镇(街道)开展技术指导,确保“打一口、成一口、用一口”。据悉,这批水井已于6月底建成投用,为16848户49664人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用水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